山西师承中医科技研究中心服务商,名老中医学习跟师学习传承,欢迎投稿!18535160848 陈老师

针刺治病原理

时间:2023-02-21   访问量:1065

  针刺治病原理一般认识

  常见的说法是疏通经络、安神、醒神、活血、化痰饮、补泻脏腑、补泻阴阳等,实际情况如何呢?

  疏通经络:大家常说“不通则痛,通则不痛”,针刺后痛止了,是因为疏通经络了吗?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,但仔细琢磨,还是有些疑问。针刺后首先产生疼痛,按照“不通则痛”可推导出针刺后阻塞经络的结论,似乎又矛盾了。

  安神、醒神:无论失眠还是嗜睡,无论针刺哪个穴位,针刺瞬间都会“因痛致醒”,昏迷针刺醒神就是很好的例子。在临床上发现风府治疗失眠和嗜睡效果都是极好的。同一穴位风府既可安神,又能醒神。所以现在流行的说法是针刺有双向调节作用,可是详细的机制又说得不明白。

  活血:针刺后对血脉的影响,首先是血管的收缩,继发血管的扩张充血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,针刺局部后,首先针周围变白,紧接着就变红了,而且红晕会向周围扩展。所以不能笼统地说针刺是通过活血来治疗疾病。

  化痰饮:针刺后痰少了、口干缓解,于是有些书就写哪些穴位能够化痰、生津止渴,其实这些著作只是记录了表面的效应,而内在的机理并没有说明。针刺如何化痰、生津止渴?针刺后并不能从针里加入津液或者去除痰饮。

  补泻脏腑:针内无气血、精微等,并不能直接给予脏腑气、血、精微等物质营养,所以针刺不能直接补脏腑。同时,扎针后有针眼,但脏腑的气、血、精微等也不会随着针眼跑掉,所以针刺也不会直接泻脏腑。

  补泻阴阳:针中无阳,不能补阳;针中无阴,不能滋阴;针中无邪气,不会损伤体内的阴气、阳气。所以针刺补泻阴阳的说法也值得推敲。

  以上说法都不准确,也未能触及针刺的实质。那么针刺到底是如何起效的,首先要了解一下机体的联系系统。

  人体的五大联系

  人体确切地说是连贯、自成系统的一种联系。机体各部从联系上划分可分为卫脉、血脉、毗连脉、极联联系、层连联系。

  卫脉:即神经系统。

  血脉:即血管系统,包含淋巴系统。

  毗连脉:神经、血管周围紧密连接的组织。

  极联联系:极与极之间联系系统,如上下极、前后极之间。比如痔疮,上层系带有结节,如果划破,痔疮就轻松了,甚至好了。这就是运用上下极之间的联系治疗疾病。

  层连联系:层与层之间的联系系统,如肤层、皮层、皮下层、肌肉层、骨骼层、脏器层之间的联系。刮痧时刺激的是皮肤层,却也能治疗脏腑的疾病,就是运用的皮肤层与脏器层之间的层连联系。

  针刺的作用

  有了上文的知识基础来理解针刺治病的原理就容易多了。针刺主要有以下四个作用:

  以“痛”治疗:针刺首先产生疼痛,疼痛的刺激到最后疼痛或者不适消失,就是个从“痛”到“耐受”疼痛或者不适的过程。

  调神:当你关注疼痛的时候,它就变得敏感,不关注的时候就不那么敏感了。大家可能都有类似的体会。针刺后,针刺的局部产生疼痛,就转移了对原来疼痛部位的关注,这样就缓解了原来疼痛,所以针刺通过调神来治疗疾病。

  调卫脉:针刺后使疼痛介质,就是引起疼痛的化学物质消耗了,疼痛就减轻,感觉阈值就提高,也就是说,原来针刺非常敏感,然后再针刺就不那么敏感了。所以说针刺首先是疼,然后疼痛介质少了,就不那么疼。

  调血脉:针刺局部后,首先针周围变白,紧接着就变红了,而且红晕会向周围扩展。这就是针刺对于血脉先收缩血管,然后继发扩张血管的效应,调节了血脉。

  自适应:针刺后疼痛,机体为了适应这种疼痛,从而调动、协调了周身的力量。这种自适应能力,以及调动、协调的能力就是正气。正气足,则适应快,缓解迅速;正气不足,则反应缓慢,治疗效果不好。

  概括一下,就是针刺后首先产生疼痛,同时转移对于躯体原来不适的注意力,消耗了疼痛介质,提高对于疼痛的阈值,局部刺激导致血管收缩继发扩张充血,通过机体毗连脉、极联组织联系、层连联系使机体产生自适应(自愈)反应,调节气、血、阴阳、津液、脏腑功能至正常。所以基础是机体的自适应能力,也就是我们说的正气,正气足、调节就迅速,疾病恢复就快;正气虚,反应慢,效果就差。

  以上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原理,但针刺不同的穴位其治疗效果是不一样的。同一穴位可以治疗很多部位的疼痛,同一疼痛部位可以用不同的穴位治疗,这是非特异性止痛现象。同一穴位只对某些疼痛效果好,对另一些疼痛效果差;还有某个疼痛只对某一穴位反应最为敏感,这是特异性止痛现象。


赞(0) ¥ 打赏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X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 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253504554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 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上一篇:套针疗法简介

下一篇:针灸的养生作用

评论区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相关内容